《泪珠与珍珠》教案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6 18:3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60字。
  《泪珠与珍珠》教案
  兴国一中    曾彩霞
  1、 知识目标: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文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的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3、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情感
  4、 德育目标:热爱生活、感恩生活、体验人间真情,陶冶充满爱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泪珠与珍珠的联系
  2、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教学构想】以标题为切入点,以泪珠与珍珠的关系为主线。
  【媒体设计】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成长历程中,你们的喜怒哀乐一定曾幻化成晶莹的泪珠。那是在什么时候?假如让你把它流泻于
  生活中,我们或感动或忧伤,或喜悦或悲痛,留下了滴滴泪珠,我们捡起泪珠,串成生活的收获,感恩生活的赐予,让我们的人生因丰厚而沉甸甸。有人说,会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生活,欣赏她的散文《泪珠与珍珠》,去感悟琦君老人的泪。
  二、作者简介
  琦君,生于浙江,童年和少女时代都在浙江渡过,受家庭熏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受佛学思想也较多。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正值抗战爆发,转辗流离,饱受战乱之苦。1949年去台湾,饱受思乡之痛,晚年定居美国。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她的许多思乡怀人之作能唤起人们浓浓的乡愁。
  二、 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古人云:“题者,额也。”一篇好的文章,我们能从标题中读出许多信息,比如线索、对象、范围、题材、体裁等等。请看本文的标题“泪珠与珍珠”是什么关系?
  2. 从文章的题目看,这篇文章写了不少关于泪珠的故事,请听录音诵读,并思考文中都写了哪些“泪珠”,并请给这些泪归类。
  3对于这些泪,作者是从那些方面去理解的?作者认为如何才能真正理解“泪水”?
  讨论后明确:
  《小妇人》中的泪—————————————书中泪(文学句子本身)
  1、 板书 :冰心散文中的泪                                         不懂
  白居易诗中的泪
  杜甫诗中的泪
  游子泪——亲人团聚的喜悦泪————生活泪 (亲身体验)   
  亲人罹难的哀痛泪
  慈母泪——————爱子之泪                     懂
  牡蛎泪——————奋斗之泪
  观音泪——————慈悲之泪————宗教泪  (情感)
  信徒泪——————感恩之泪
  2、作者的感悟: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文中写了这么多的泪,可题目是“泪珠与珍珠”,文中哪段写到了“珍珠”,泪珠与珍珠有何联系?
  ①学生齐读第10段
  ②讨论后明确:(多媒体显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