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00字。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的作文
——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荣苏
[阅读材料]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08湖北高考作文题)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一个擅长总结,经常反思的人;同样,一个伟大民族也是善于反省自身的民族。判定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是伟大还是渺小,是卑微还是高尚,是前途远大还是前途渺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这个人或民族有无自我审视、自我反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往往体现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或一个民族的日常行为之中。
“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内心反省,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等各个方面),有所积累,有所思考,人格修养有所历练,才能把话说好。
同学们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会要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作文中的三个“如何对待”给我们以很好的思考方向启示。
要想写好这篇文章,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的文章中来。
[习作选录]
举手投足之间
高三(3)常嫚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我又重坐到窗前,依旧没有凉爽的风,我守着自己的笔记本,记下一天中的弧迹……
我不算是个好学生,所以常常用一些譬如“不知上进”“自甘堕落”之类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每一点进步,让我沉醉不已;每一次失败,都将我打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就这样反反复复。在经历无数次摔倒,我似乎再也没有力气去爬起来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于是,课堂上的我不再静静的聆听,更不会做到“连老师拿粉笔的姿势也要看个一清二楚”,取而代之的是迷茫而疲惫的双眼,不端正的坐姿。
晚自习上,匆匆地打发着作业,忽然,教室里一阵躁动,打乱了我的思绪。我四下张望,原来是一只莽撞的蝴蝶飞进了我们的教室。我慵懒地瞥了它一眼,淡黄色的身体,普普通通。“快把窗户和门关起来!”一声令下,教室立刻变得严严实实,蝴蝶被如此大的举动惊坏了,它开始四处逃窜,到处乱撞,有的同学竟然爬到桌上想用手捂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