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再别康桥》教案
深圳华侨城中学黄孝伟
教学目标:
1、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2、 了解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
3、 初步掌握朗读诗歌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教学设想:
1、 课时安排:1课时
2、 方法运用:诵读入境,引导鉴赏
3、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诵读导入:
1、 首先听读,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边思考这:听完这首诗的感受?
明确:依依惜别的感情、赞美之情。康桥是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美,她的平静闲适会让人们有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定很舒心。那么是谁,用短短的几句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美丽的图画呢?
2、朗诵比赛
(二) 诗人介绍
徐志摩是我国新诗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那么,提到了新诗,同学们就要记住三部重要的诗集:第一部是胡适的《尝试集》,这也是新诗中的第一部诗集,一部是郭沫若的《女神》,这是新诗的奠基之作,还有一部就是《志摩的诗》。
讲到新诗就不得不讲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徐志摩就是这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诗哲。除了创作诗歌,还写了很多同样非常著名的优美散文。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他的作品被人们久经传诵,诗歌有《残诗》、《偶然》、《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散文有《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胡适在《追忆志摩》的书中评价他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在诗人的众多作品中我们要提到的是《康桥,再会吧》和《我所知道的康桥》,以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再别康桥》。除了我们共同看到的康桥的优雅宁静的美景,让人留恋往返之外,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诗人如此对康桥情有独钟,创作出跟康桥有关的三篇著名作品呢?为同一个地方创作这么多作品这是很难见到的,这就不得不提到诗人的“康桥情节”。
(三) 康桥情节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谈到,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哲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创作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