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780个字。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话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让我们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体味人生的真谛。《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短文两篇》是短而美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注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五篇课文内容上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2、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意,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深入思索,要求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优秀品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4、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语文”,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和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单元各课表达的主题,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奉献,敢于尝试,坚强面对生活,积极修身做人的优秀品质。
[单元教学设想]
第一,课课强化朗读,《理想》一课要求“举行一次朗读比赛”,《〈论语>十则》要求背诵。
第二,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
学生朗读都有各自的习惯,有好的成分,也有不好的方面。朗读训练时,一方面是矫正,改变不好的习惯;一方面是提高,不仅要求读音正确,还得读得流利,有感情,进入情境,进入角色。
第三,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语言学习是点滴积累的,说一段话,写一段话,基础是一字一句。不重视点滴积累,不重视基本功训练,写作与口语交际就不能明显提高。所以,教师应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词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尽可能多地运用所提供的词语,久而久之,写作语言就不再贫乏了。
第四,认真组织好“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11个课时,《理想》2课时,《短文两篇》2课时,《人生寓言》2课时,《我的信念》1课时,《〈论语>十则》2课时,综合性学习4课时。
理 想
课文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把握诗歌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德育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学法指导: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教具准备:录音机、课文朗读带、多媒体投影。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以朗读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调动学生思维的、语感的、创造的激情投入,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领悟诗理,品尝诗味,习得技法,从而了解诗歌,喜爱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师生赛说关于理想的名句。
二、一读,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等。
2.评说式朗读课文,理解各节大意。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说内容,读一节,评说一节。
3.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明确:第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主体部分分别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具体言之,2.3两节谈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节谈理想的人格意义,8.9.10、11节谈理想的人生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