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18 12:0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750个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1.春朱自清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5.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教学设想】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2.一听:听录音朗读(或范读),体会情境。四读:初读——理清思路。再读——体会感情。三熟读——找出特点。四精读——练习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2.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2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目标: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重点难点】
  1.本文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反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自读点拨法。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指导点拨。
  2.导读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设计几个能引发学生兴趣、有助于课文理解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春天的生机与稚嫩,夏天的茁壮与炎热,秋天的丰硕与肃杀,冬天的蕴藉与冷酷,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和特性展示于人们面前,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感慨。
  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2.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15 夏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具准备:三用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对于季节,我们有着太多各自的感触,现在大家仿照小黑板的句式进行表述。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句式:仿句: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   ,爱她的     ,爱她的    。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进行表述。)(生思并且作答同时统计爱这季节的人数)好,大家对季节的喜爱各有缘由。然而爱夏的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他爱的夏天,看看他到底爱她的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夏感》,去领略夏天的独特之美。(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 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
  3、检查字词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贮满(zhù ):储存、积存澹澹(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磅礴(páng )(bó):气势盛大
  黛色(dài ):青黑色匍匐(pú )(fú):爬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