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10个字。
17、安塞腰鼓
设计者:王亮
第一部分学案导学
学习资料
1、刘成章,陕西延安人。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羊想云彩》。
2、安塞,位于我国黄土高原陕西省北部
整体感知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段落分析
1、第7自然段
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止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火烈、豪放、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2、第18自然段
明确:本段描写打鼓后生打鼓时的身姿,赞颂了通过腰鼓所宣泄出的人的奇伟磅磅的生命力,因此,“搏击着”这之前的三个修饰语“有的”“疾速的”“大起大落的”要重读,以体现后生舞姿的力度;“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要读得步步近逼,层层递进,以体现强大生命力的灼人之势。“存在”“活跃”“强盛”“居然”“奇伟磅满”等词要重读,体现人的生命力的强大。
3、第25、26、27自然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读得简洁有力、挫钻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重点知识
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我们品读了文章主体部分,领略了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蕴;又分析学习了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
第二部分复习提高
《安塞腰鼓》练习(一)
基础知识巩固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安塞(sài)晦暗(huì)冗杂(rǒnɡ) 羁绊(jī)
B.烧灼(shuó)闭塞(sè) 磅礴(pánɡ) 亢奋(kànɡ)
C.戛然(jiá) 恬静(tián)骤雨(zhòu) 沉稳(wěn)
D.思绪(xù) 震撼(hàn)淋漓(lí) 飞溅(jiàn)
2. 选词填空。
这腰鼓,使____________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了,使____________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_______了,使____________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________了。
A.冰冷 B.恬静C.燥热D.亢奋E.困倦F.飞溅
3.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A.安静 B.舒适愉快 C.幽雅寂静
(2)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A.踏实 B.质朴诚实 C.朴素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A.叹息看到的事物停止了B.感叹到此为止C.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加点词的意义同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他终于把我们说服了 B.他终于被我们说服了
C.他终于让我们说服了 D.他终于叫我们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