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15 5:58: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6720字。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感知
【语篇结构分析】
《落日》是一篇长篇通讯,它的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组合材料,每一个时间段,侧重表现某一方面的重点内容,除开头外,作品都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中心内容。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通讯作品,将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的历史瞬间永远地凝固在全世界人民的记忆里,也将侵略者的无耻下场永远地冷冻在历史的轨迹中。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全文,交代新闻来源,提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1段:交代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2 段:扼要地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表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第3段:事件的开始。
第二部分,转入中心会场,时间仍然是在受降仪式举行之前,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情况。
第1段:写签字会场的布置,属静态描写。
第2、3段:写记者的活动情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
第1、2段:写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的到来。
第3段:写日本代表出场。
第四部分,写受降仪式,是整个通讯的主体和高潮。
第1段:写盟军最高统帅宣读讲稿。
第2段:写和日本作战的各国代表的签字。
第五部分,全篇的尾声。
第1段:写投降书脏了,借机对日本代表进行嘲弄。
第2段:写盟军的空军组队飞过“密苏里”号,参加受降仪式。
第3、4、5段:由一位年轻水手的话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语篇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总起全文,交代新闻来源,提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转入中心会场,时间仍然是在受降仪式举行之前,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情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
第四部分,写受降仪式,是整个通讯的主体和高潮。
第五部分,全篇的尾声。
语篇品读
【重点语段品读】
第一部分,总起全文,交代新闻来源,提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1段:交代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
『体会』时间精确到分,地点则清楚地交代出作者与新闻事实发生地的距离,表明观察得真切。“目睹”说明新闻来源,表明其真实可靠。
我的感悟
194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
对于不得不低头认输的日本法西斯来说,这无疑是痛苦和耻辱的一天;而对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则是噩梦结束、光明到来的日子。
这个窄小的后甲板成了和平的祭坛。
第2段:扼要地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表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体会』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维护和平,抵抗暴政的正义行动,有关这一行动的所有历史,应该作为人类最宝贵的共同记忆传承下去,不容忘却,不容篡改。
第3段:事件的开始。
『品味』 “16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横空一笔,显示了盟军的威慑力量。写天气情况提供了背景。先写受降仪式前会场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