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字。
记叙文结构形式技巧指导
教学目的:
1、 了解文章结构形式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2、 明确文章结构形式的要求,掌握几种常用的记叙文结构形式。
3、 培养学生阅读中对文章形式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提高作文能力。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导入
以邓拓的《燕山夜话》的写作过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阅读选文,思考归纳文章的形式特点
1、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的思考题。
2、 班内交流。
(1).时序顺进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①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材料② →结尾(抒情、议论)
材料 ③
(3).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
结尾 (抒情、议论)
3、归纳这几种形式的共同特点
其模式为:
开头(引出材料)→中间(具体描写记叙)→结尾(抒情议论点题)
简洁 具体 有力
要求:紧扣中心
4、 教师小结:同学们,文章的形式好像千变万化,无从学起,其实不然。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文章的模式就是这个“宗”,我们刚才学习了四种常见的模式,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模式,如果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模式,那么我们在有了题材,确立了主题后,快速写好作文就不是梦。
四、 形式结构练习
1、以“我的父亲(或母亲)”为题目,按要求分组列出简明的形式提纲。
要求:(1)、各组分别以这节课中学习的结构形式来列提纲。
(2)、提纲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楚地看出作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
2、班内交流、点评
五、作业:在完善提纲的基础上完成这篇作文。
记叙文结构形式技巧指导(材料)
鹅与猫的决斗(提要)
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