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研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23 17:13: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字。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研案例
  一、活动主题:学会收集、整合、利用资料
  二、活动准备
  (一)主题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七-九年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为了在三年的语文教学中达成《课标》的要求,我们以杭州市立项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契机,不断摸索、总结、循序渐进地切实提高学生收集、整合、利用资料的能力。
  (二)理论学习
  在2006年9-11月,课题组成员在县教科室专家的指导下,每半个月就一起学习相关的新课程理论、综合性学习理论、最新写作学理论等知识,明确研究的目标,探讨研究的方法,尤其是重点探讨了作文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和作文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按照总课题下的子课题分工系统,课题组成员分别开设教学研讨课,并认真进行集体研讨,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其中,我负责的子课题是:学会整合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和情感体验资源。承担“青春随想”主题的教学研讨课。
  (三)课例研究
  第一步:课前研讨
  围绕我将要开设的《青春随想》活动课,我们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及小组讨论,形成教案。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设想:
  1、制定活动目标:通过采访、朗诵、讲故事、出小报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并为写作作充分的准备。
  2、制定指导学生收集、整合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的方法。
  3、制定指导学生展示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和情感体验资源的形式,如小报、抒情片段、采访日记、青春主题的作文等。
  第二步:课堂观察
  围绕促进“学会收集、整合、利用资料”这一主题,参与教研的老师从不同视角对我的教研课进行观察与记录。
  1、学生参与程度的观察。
  2、学生收集的资料质量,学生整合资料的情况,学生利用资料进行说和写的效果。
  第三步:课后调查
  参与研究的老师与学生谈话交流,抽查学生当堂写作的片段,评价学生活动后的大作文,调查整个活动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研讨
  教研组召集参与教研的老师,通过观察及调查资料分析,评价本堂课的得失,进一步探讨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是研讨分析的实录概括:
  张凤娟老师:
  这堂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设计乃至教学实施过程都渗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感悟了青春的短暂和美好,为以后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抒写青春的绚丽篇章作了铺垫,同时通过活动,学生积累了大量与青春相关的文学、艺术知识,增长了文化底蕴。
  吴莲珍老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