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200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钟)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 358718706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狡黠( ) 味同嚼蜡( ) 脊梁( )根深蒂固( )
zhì碍( ) 吹毛求cī( ) kuāng骗( )jí取( )
2、根据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消金兽。
(3)《醉花阴》一词中表达作者因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的句子是: , , 。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在课内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请按以下提示各写出两条并注明出处:
A、珍惜时间:
B、珍重友谊:
3、某中学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你从下列名著中自选一部,帮助填写一张卡片。(4分)
《水浒》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名著推荐卡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将你的探究结果写下来。(2分)
材料一: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瞿艳丹身着白底蓝花汉服跪在竹席上,不断向周围的人作揖、行跪拜大礼。她旁边,站着十多位跟她同样宽袍大袖的青年男女。他们正在按传统的“笄礼”,举行汉服成人礼。
瞿艳丹说.他们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在她周围.至少有十多个志同道合,立志复兴汉服的同学.“通过我们的宣传,更多的人已经发现了这种传统服装的美。”
材料二:5月16日,湖北武汉市2006年汉服成人仪式在东湖磨山楚城举行,五百多名18至20岁的学生身着汉代服饰,在编钟鼓乐声中庄严地完成“升国旗”“加冠”“拜师长”“拜父母”“成人宣誓”等仪式。
可笔者从现场却丝毫感觉不到庄严的气氛,甚至有一种游戏和作秀的感觉。且不说从操练到正式举行仪式。学生要浪费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单那一次性的汉服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记得五六十年代.我们身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举行各种宣誓仪式。同样有一种崇高的激情在心中荡漾.一种伟大的理想在心中根植,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追求、爱好和情趣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因而.有人喜汉服,有人爱唐装,有人披洋装.这是各人的自由,借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强迫别人着汉服,仅仅只是一种游戏而已。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们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信息和平时观察思考,拟订本次活动的研究专题、汇报方式,并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1)研究专题:
(2)汇报方式:
(3)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