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二中2007-200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11 18:25: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820字。明光二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横肉(héng) 债券(quàn) 亲昵(nì) 打烊(yàng)
B、孱(chán)弱 熨(yùn)帖 媲(pì)美 偏裨(pí)
C、饿莩(piǎo) 愀(qiǎo)然 笑靥(yè) 洗涮(shuàn)
D、悲恸(tòng) 玷辱(diàn) 缥(piāo)缈 彩笺(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商榷 班驳 惊蜇 书生意气
B、遐思 怄气 宫阕 闻过饰非
C、装潢 潦草 精粹 淋漓尽致
D、羸弱 题名 拌脚 棉里藏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丰富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
B、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 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C、学生们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分析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在那恹恹欲睡。
D、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B、历次的地震海啸灾难结果显示,地震海啸造成损失的程度因地震强度的大小、海啸预警时间的长短,居民海啸知识的多少而不同。
C、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D、过多的“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等否定的教育,会造成亲子之间诸多问题的所在。
二、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解答5—7题。( 9分,每小题3分)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 Ka),含有“客户”之义。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