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7820字。(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基础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窖(jiào) 铰链(jiǎo)
腌菜(yān) 水气泱泱(yānɡ)
B.摽紧(biào) 慵懒(yōnɡ)
铁锹(qiāo) 沁人心脾(pí)
C.瘪果(biě) 磁棒(cí)
垓下(ɡāi) 不可测度(duó)
D.褊狭(piān) 晨曦(xī)
蓝篓(lǒu) 奄乎而逝(yǎ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泫然 瞭望 嘿然无言 阴霾惨淡
B.畸零 崩馈 消灭殆尽 举首鹄立
C.安详 瘦削 璀灿琳琅 轻悄乖觉
D.灌概 氖灯 疲劳委顿 前仆后继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风里看到一列列 棱线和低云的巨松,我的心智仿佛直接融入了那片郁绿的深处。
②不论是否信教,圣诞树已经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 、一种普世的意象。
③而这节奏韵律,必定得在暗中才能 得尽,因为惟有在暗中,你才能全心倾听 。
A.淹没 征候 领略 领会
B.湮没 症候 领略 领会
C.湮没 征候 领会 领略
D.淹没 症候 领会 领略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汁另有一种馨香,来自米黄色的木心,只有雪花晶体的无色之色差可比拟。
B.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出神入化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
C.汪曾祺的散文没有对结构的苦心经营,也没有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D.老年人的沉默是韬光养晦,中年人的沉默是蓄势待发,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林燿德,我们深信他有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大器晚成的沉潜功力。
5.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众传播与社会参与观念普遍影响现代知识青年的今天,新一代的作家真的就比老一代作家更善于表现自己吗?
B.林燿德的散文被认为是都市散文的代表,因为他的散文除了包含浓烈的文化意味外,都市的气息也隐现其中。
C.基督教殖民主义侵入不设防的沙漠,犹如利刃刺入海面般轻易;但是利刃终究会被海水与时间共同风蚀,海水却依旧是海水。
D.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连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6.下列对各项所用修辞手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夸张,比拟)
B.在这目力所不能透过的重幕后,什么古怪的人物不能出现,什么离奇的事情不能发生呢?(借喻,反问)
C.整个宇宙是个庞大的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有节奏,有韵律。(比喻,排比)
D.经历无数台风的袭击,两株菩提树在维持一长段紧紧贴卧地面的姿态后,树身猛然以一百五十度的弧线挺起,直直地把千枝万叶如同伞般撑起。(夸张,拟人,比喻)
二、文化常识填空,请填写出下列空白处的内容(每空1分,共7分)
7.(1) (1920-1997),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2)女作家杨必翻译的小说《名利场》,原作者 国小说家 。
(3)《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作者是 时代的 。
三、阅读理解(43分)
(一)课内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21分)
真的,越是微弱的光,越是可爱。光和黑暗是分不开的,非有黑影的对照,不能衬出光的美丽。月光原是阳光的反照,不过月光穿过浩浩万里的深蓝,得了一股青气,而且随着月光,总带来无数黑影,一丛丛,一簇簇,浓的,淡的,密的,疏的,叶下花旁,都可躲藏一二精灵,所以千万年来,无人不爱月亮。世上最灿然耀目,惊人魂魄的光,要算闪电;闪电神速得叫人透不过气,又美丽得迷人眼目,让人怕,又让人爱,因为在每一闪烈光之后,随着就是深沉得不可测度,广大得漫无边际的黑暗;这时你徬徨失措,莫知适从,直到第二道更精彩更惊人的光又把你从深壑中提将出来,使你看见大风暴来袭时一切可怖的景象。灯笼蜡烛所以引人,大半因为它们所掷下的黑影,越是光线小弱,越能照出变化无穷,奇伟突兀的影子。烈日下的人影,瘦瘠短小得全无生气,到夕阳西下,人影已随着长大变活,蠢然欲动,点上蜡烛之后,影子才真正得了生命;这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