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9 22:48: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主讲人: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陈  军 
  一、文题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 
      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例如: 
  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从树根本身立意,但从材料的侧重点来看,显然不是树根自己如何定位的问题。另外还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等有打擦边球之嫌。有的同学观点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树根角度出发,认为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是金子总会发光。从这一层面来谈,基本上是符合题意的。) 
  2、谈价值;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文章提炼出话题“价值”是可以的,本可以从任何事物都有期本身的价值来谈,但文章大谈特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奋斗、拼搏等等,这样写也是游离材料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