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小题,约951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古诗苑漫步。(8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诗人都是通过工笔般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其内心丰富的情感。著名诗人王维用“深林人不知, ”一句描绘了一幅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唐代诗人韦应物用“ ,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创造出水急舟横的清幽竟境,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境;著名僧人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一诗中用“ ,青山独归远”一句描绘出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行人渐行渐远的画面,表现出清静、幽远的竟境;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虚实结合,用眼前的美好的景色反衬出唐王朝衰落的句子是“ 、
”。
2.“思乡”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写下了“此夜曲中闻折柳, ”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 , ”。
3.李白的诗洒脱飘逸,仙风道骨,被称为“诗仙”;杜甫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可赵翼却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 ”。
4.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用“敲棋”这一动作含而不露地表达出作者寂寞无聊心情的句子是“ , ”。
(二)基础大阅兵。(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生命的列车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驿站,站在人生的站台上,回望刚刚学过的教材,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星一样闪烁在我们的心中:闻一多面对古代典藉,沥尽心血、锲而不舍;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气冲斗牛、慷慨淋lí(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动。法国著名作家 笔下的 ,贪玩调皮,当听说这是他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却无限懊悔( ),细心听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奋、沉痛的心情。平桥村的那群孩子,给“迅哥儿”童年的记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喜聪明稳重,在他的撺duo( )下,“外祖母”和“母亲”才放心,孩子们得以到邻村看戏;阿发大公无私,让小伙伴们偷自家旺相( )的罗汉豆。英国作家 笔下的鲁滨孙,在船只被巨浪吞没,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坚强地生活了28年。《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寒冷与饥饿的折磨下,虽然身体léi( )弱,内心毛骨悚然,甚至最后被严寒吞噬( )了生命,但他们却得到了所有人的敬仰。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慷慨淋lí( ) 懊悔( ) 撺duo( )
旺相( ) léi( )弱 吞噬( )
6.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错字: 改正: 错字: 改正:
7.根据所学的知识,把文中的横线补充完整。(3分)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2分)
(1)沥尽心血:
(2)锲而不舍:
(三)探究新天地。(2分)
9.比较下面的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说出你的探究结果。
(1)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还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选择六月份横穿大漠,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千米。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
(2)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从南向北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据报道,卡拉的背囊睡袋是专门研制的,重量轻,保暖性强。背囊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携带的卫星电话、定位仪等提供电源。她带的药片食品——长效蛋白,吃一片可以长时间不用进食。为了这次探险,她两年前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比如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温及秋天的大风。冬天虽冷但可以通过保暖服装来克服。选择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探究结果:
(四)趣联对对碰。(1分)
10.校文学社针对初一同学征集对联一幅,要求根据本册教材中的任一篇课文内容对出下联,如果你参加了本次活动,请将你的参赛对联写在下面。
上联:上珠峰,成功方显英雄本色(《伟大的悲剧》)
下联:
(五)名著新课堂。(4分)
1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家喻户晓,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情节和深受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