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8370字。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 经典诗文积累(25分)
1、 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多做不加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清照《夜雨寄北》)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7) ,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8)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根据提示默写。(选做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 。
(2)李清照《武陵春》中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词是:
, 。
(3)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表达雄心壮志的连续的两句:
, 。
3、 默写课文选段。(共15分,(1)题必做,8分;(2)(3)题选做其一,7分。不写题目和作者)
(1)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至“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至“似与游者相乐。”
(3)郦道元《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至“良多趣味。”
二、阅读理解(65分)
(一)阅读《夕照透入书房》,完成4----9题。(20分)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1)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2)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3)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 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部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家书》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4)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隽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棉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5)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6)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7)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①(注:(1)超出一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