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14 18:34: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440字。
  八语下课外十首古诗词背诵赏析:
  第一首:赠从弟① 
  刘桢   东汉末年
  亭亭山上松,② 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④ 松柏(bái)本有性。 
  一、关于作者:刘桢(?- 217),汉末诗人,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建安七子之一。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 
  关于建安七子:西汉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七子”为:鲁国孔融、陈留阮瑀、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汝南应玚、东平刘桢。除孔融之外,其余六人均为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集团的作家。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
  二、注释::
  ①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②亭亭:高耸。 ③瑟瑟: 风声。 ④罹:遭受。凝寒:严寒。罹凝寒:遭受严寒。
  三、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四、名句研读: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五、赏析: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qǐ)路,儿女共沾巾。 
  一、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5),唐朝初年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二、注释:
  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