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60字。
丰都县2007年秋九年级语文现代文专题复习
(全卷共五个阅读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一、一般记叙文阅读(20分)
一棵树 三堂课
儿时家门口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悬挂在头顶上。很长一段时间,我垂涎三尺地抬头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时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的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的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蛛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像我家门前那一桃树的果实。只要它还挂在枝头上,只要它还对他人存在着诱惑,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滋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于是,我只好等待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熟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垂涎( ) (2)窘( )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并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者那些启发(原文划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文章中写道:“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请结合原文体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突如其来的力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题目“一棵树 三堂课“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为什么偷偷摘下成熟的桃子,“我”为什么对这桃树哭喊?用原文的一句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议论文阅读(20分)
学 贵 质 疑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段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