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00字。
第五单元总复习 精讲精练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科学探险的艰难历程,感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美的语言表达。
2.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勇于探险的气魄。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3.丰富、充实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文章的阅读能力。
4.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基础知识精讲】
无论是浩渺的太空,还是幽深的海底,有奥秘就有人类探寻的脚步。探险,不仅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太空,处处闪现着探险勇士的足迹。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但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阻挡不住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探险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节选自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主人公初陷荒岛由于孤独而产生绝望及内心矛盾,昭示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笛福《荒岛余生》);有的以传记形式颂扬了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给人们以强大的心灵震撼(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有的则以通讯形式报道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力证了中国人强烈的探险精神(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有的以演讲词的形式声情并茂,高度评价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这一历史悲剧所折射出的宇航员勇于献身的精神光芒(里根《真正的英雄》);有的文言文(古代汉语)讲述了与太阳有关的故事,体现了华夏祖先可敬可颂的探索科学的精神(《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快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科学探险的艰难历程,学习他们为所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适当在课外拓展阅读探险文集或有关的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丰富充实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还要练习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经历,并写成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
你向往白雪皑皑的南极大陆吗?你知道1911年底的那次令人心酸的南极角逐吗?当你读了《伟大的悲剧》后,就会被这一幕南极探险悲剧所蕴含的人类精神所震撼。学习这篇文章,要在快速阅读全文后,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把握了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课文的内容也就基本
【同步达纲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B.高处不胜寒:能承受。
C.修远:漫长。
D.座右铭:放在座位右边的用以自警的文字。
3.下列短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穿着皮大衣
B.得到了发扬
C.需要探索精神
D.竖铁杆的办法
4.解释下列词语:
①毛骨悚然:
②姗姗来迟:
5.《荒岛余生》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___。
6.“日初出________,及其日中如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二、阅读(30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已经成为“旧闻”,但人们仍忘不了那悲壮的场面。在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上,佛罗里达州上空的这一声巨响将永远会发出_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它于1903年12月17日试飞,至今还不到100年。世界上第一架载客飞机于1908年5月15日飞行成功,10年之后开辟了第一条“伦敦——巴黎”的国际客运航线。据说乘坐早期的飞机,其保险系数还不及今天的航天飞机哩。在空中飞行随时会发生故障,有时短短的旅程,竟会被迫降落十多次。机舱的密封条件又不好,“高处不胜寒”,乘客们不得不穿着皮大衣,戴上皮手套,用灌满热水的瓶子取暖。飞机的引擎声更是震耳欲聋。在人类航空史上,飞机的发明者、驾驶者是值得大书特书,早期的乘客同样也值得大书特书。如果没有这样一批勇敢者,也许直到今天还不一定有波音747,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有航天飞机和人类壮丽的太空事业。从早期的飞机到今天的航天飞机,是人类探索精神的物化。“挑战者”号虽然已化为碎片,人类的探索精神却得到了发扬。(A)
不仅航天事业,一切①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一部②史证明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B)生物学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世界的考察。化学家诺贝尔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