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10字。
高中语文科教学观摩:教学设计──人物描写
香港新界沙田新田围村沙田循道卫理中学樊丽珊
前言
教统局在二零零二年颁布的《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中,提及到中国语文教育的学习目标包括九大范畴,包括: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语文自学等。
读写听说属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学、中华文化和品德情意,可从阅读材料的内容习得,至于思维自学,是阅读过后的延伸训练。中国语文学习,应以读写听说为主导,带动其它学习范畴。因此,这些学习范畴,是语文学习的一体多面,彼此相互依存。透过精读、导读、自习三种课型,做到“前后衔接”、“完整连贯”、“相连相通,而不可孤立割裂”的原则。[1]
本教学设计会根据以上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程度及基本资料
学生对象是一班国内高一学生,人数五十人。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曾在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包括:精读《停车暂借问》(节录)、导读《马裤先生》中关于人物描写的技巧,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并掌握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方法。
设计说明
本单元设计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并掌握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方法。从阅读、聆听、说话,再到写作的层面,让学生由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更通过人物和环境的烘托,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读、听是“输入”,说、写是“输出”。[2]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评估方法
学生能运用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的观察,加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方法、性格的烘托等,写成一篇六百字(标点符号包括在内)的人物描写文。
九大学习范畴
本单元基本上符合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认知、技能及情意的领域。[3]阅读范畴方面,教师已教授了《停车暂借问》(节录)、《马裤先生》,并让学生了解该文章主旨及写作背景,并认识人物描写的四大方面: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并掌握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方法。品德情意方面,学生已懂得“自我节制、尊重别人”的道理。充分体现“文道合一”的精神。
另外,在自习课文《老王》中,学生除了学会掌握人物描写的能力外,更在品德情意方面,学晓“关怀顾念”的道理。。中华文化方面,透过《老王》认识北京三轮车夫的生活情况。
总括而言,整个单元全是以“读、写、听、说”能力训练为主导,带动学习“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等范畴。至于“自学、思维”,则渗透在每个学习过程中。
教学设计的目标
1. 学生能透过活动口头描述人物的特征,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范畴。(九个学习范畴中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