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2 19:42: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70字。本课第二课时教案。
  《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逍遥境界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3、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积极意义。
  重点、难点:1、庄子“三无”思想的理解。
  2、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庄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在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中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又有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倾注一生看守的月亮,他的灵魂、魅力便是逍遥,逍遥是庄子思想的精髓,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课时,共同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真正内涵。
  二、新课讲授
  首先,找同学谈一下你对“逍遥”两字的理解。
  教师明确:“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那么,庄子又是如何诠释他的逍遥观的呢?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看出庄子在文中哪段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逍遥观。
  明确;第三段
  (一)、1、齐读第三段找一下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即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并翻译。
  明确: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2、 其中“待”字如何翻译,若将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将是什么意思。
  明确;待:凭借,依靠。他们不凭借任何东西。
  3、 如何用两字概括逍遥境界
  明确:无待
  4、社会中的人如何做到“逍遥”,庄子认为哪些人才“真逍遥”
  明确: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引导学生对庄子“三无”思想理解: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6、文中其它生命形式如何不逍遥
  知、行、德、征……  有名、有功、有己(社会理想人格)
  宋荣子……无名、无功、但有己(有我与彼的区别,犹有未树)
  列子……无名、无功无己(物我合一)
  但乘风而行(有待)(不能真逍遥)
  第四层次:至人、神人、圣人(超越一切的境界)
  无名、无功无己无所待(真逍遥)
  7、概括本文主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