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2 9:56: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50字。
  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炼字教案
  Szpji2003
  教学内容:如何解答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教学重点:炼字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教学难点:炼字题的语言表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这两句就是: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古人非常注重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而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今年高考试题中全国1\2卷、湖南、天津、安徽、上海卷等诗歌鉴赏题考的就是炼字。
  二、考纲诗歌鉴赏部分要求解析:
  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古典诗歌中的炼字
  (一)基本概念
  要做好炼字题,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叫诗眼词眼?
  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张僧繇(yao)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诗眼、词眼,有似于此。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虽然“诗眼”、“词眼”的称呼出现较晚,而注意炼字,可以说与诗歌创作的历史一样久远。宋、元时代的诗论家,正是在千百年来诗歌的语言艺术日益精进的基础上,在诗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注意锤炼字句的情况下,概括出“诗眼”、“词眼”这些诗学的新术语的。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二)炼字的基本内容: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