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70个字。
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
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能获得的,而是在天长地久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积累而成的。可见,学习语文不能单靠几册教科书和单一的课堂包打天下。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些例子;张志公说语文学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课外。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体从教室这一“小课堂”引入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小课堂”犹如游泳池,水浅安全,可训练出的本事有限;“大课堂”犹如汪洋大海,虽有危险,却能训练出弄潮好手。所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学生畅泳在知识的海洋中,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然而,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存在诸多困难:1、要读无书籍。很多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很简陋,而且图书是“保护”在书柜里,学生是难以借到的。即使可借,也是那些学校为了应付上面检查而凑的数,没有阅读价值。学生自己又无力购买。2、要读无时间。受应试教育特别是中考的影响,在校时学生大都时间是在题海中遨游,在家里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认为那是闲书,要看只准看作文选之类的。3、要读无方法。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发挥,只是提倡却缺少对学生必要的辅导。可是,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要面对中考、高考,一样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切不可让课外阅读放任自流,而是要化大力气,排除万难,做好指导,攻下课外阅读这一堡垒。那么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怎样作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考虑。
一、 有趣可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潜力,所以要让很少有机会接触书籍的农村学生去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1、晓之以理。印发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等。指明阅读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和向往。并且张贴于教室,阅览室,书桌,书房上,时时警策自己要多读书,要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