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1 21:02: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50字。
  列夫•托尔斯泰•CAI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德育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中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联想法。课文用文字描绘托尔斯泰肖像画,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这给读者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托尔斯泰的外貌。品评语句,深透理解课文的描述方法和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显示托尔斯泰画像)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助读
  (投影)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之宫里。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此后,新作迭出,文学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罗曼•罗兰》等,小说《焦燥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进行细腻的工笔式描绘。
  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能为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与妻子一道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市郊寓所,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那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了无声的控诉和抗议。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词语含义。
  (投影)
  (1)注音
  髭(zī) 髯(rán) 鬈(quán)
  黝黑(yǒu) 滞留(zhì) 禁锢(ɡù)
  颔(hàn)首低眉 锃(zènɡ)亮 犀利(xī)
  广袤(mào)无垠 尴尬(ɡān ɡà) 炽热(chì)
  (2)释义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