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470字,答案为扫描版。
安徽省合肥市2007/2008年九年级模拟(二轮)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请你将下列古诗词名句填写完整。(6分,任意选做6小题)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澣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7)__________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请按下面的提示,默写你所知道的古诗文中的句子。(4分不开
(1)思念之情, 亘古不变,是历代文人吟唱的主题。在那个明月清辉之夜,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既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那么你知道这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琅琊山是安徽境内著名的胜景之一: 五•一期间正直春夏之交,你的父母为了缓解你中考的压力带你一道来此游玩。当你登上琅琊山,目睹眼前秀丽的自然景象,你此时最容易想到的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按照提示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斯为浩劫,诚为国殇――
当灾难来临,我们坚定信心、镇定果敢
当悲伤倾尽,我们万众一心,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泪尽雪续,我们一方有难,____________________
……
情系巴蜀,祈福苍生――
我们血脉相连
我们心手相牵
我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
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
立誓生死,言犹耳畔――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大灾难后的大救援
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摘录自2008年5 月18日《江淮晨报》有删减
(1)上段选文中加点的字“恤”的读音为__________。(1分)
(2)根据你的语言积累,上段选文中两处空白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 请你根据上下文中“力所能及”一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选文中加双线号的“巴蜀”是指我国现代的_____________(填写地名)一带。(1分)
4.名著赏读。(4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部分任务,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谁?他出自哪位作家的哪些作品?(1分)
(2)他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50字左右,2分)
(3)你从这个人物身上获得了哪些启发?(1分)
5.综合性学习。(15分)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发生在我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令世人震惊,令国人心痛。学校将为此举行“关注地震,情系汶川”的系列公益活动。请你按照提示,完成下面各项任务。
(1)学校团委、政教处等部门联合向全体师生征集此项公益活动的活动内容。你打算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请你为此系列公益活动至少设计两项活动内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