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4600个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试卷(十三)
江西省黎川县洵口中学陈钢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默写。(14分)
(1)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别有用心,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的“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相同的诗句是“,。
(3)写出王勃的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4)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雪》的作者是,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我们曾经还学过着本书中的《》。
(6)《我的母亲》的作者是,字,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他创作了第一部新诗集《》。
2、在下面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2分)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风采、人的品德。我喜欢凝视竹的挺拔,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我喜欢欣赏菊的优雅,因为它有清秀的姿态凌霜的傲骨;
,。
二、阅读(共64分)
(一)马说(3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7分)
4、 翻译下列句子.(5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译: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答: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
5、从文中找出四个通假子并释义。(6分)
通,解作通,解作
通,解作通,解作
6、 原文句子回答问题。(5分)
(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全文的主旨句是:。
7、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3分)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1分)
9、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