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9 19:07: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10字。
  《蜀道难》教案
  【背景资料】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清廉乡。从李白自叙青年时代的阔绰生活看来,他的家庭可能原是一个富商。幼年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在青年时曾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但总的说来,受纵横家及道家的思想影响较深。这些思想支配着他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条传奇式的生活道路,度过了自己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
    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后来寓居安陆。以后的十年间,又北上太原,西人长安,东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人,写了不少诗文。据传他初到长安时,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因而誉满京师。天宝元年(七四二),因玉真公主等的荐举,被召人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不过翰林毕竟是个号称“清秘”而不预实权的职位。时值玄宗后期,老迈而昏聩的玄宗,不过利用李白的敏捷诗才,为他写点行乐词章,并不加以重用。在李白看来,这仍是和“倡优同畜”,他一向所抱“辅弼天下”的愿望,当然无法实现。他既不安于充当侍臣,又受到同僚中人的谗毁,仅在宫廷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在这一时期里,由于接近了帝王权贵,观察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及上层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使李白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的一些抨击现实的诗篇,大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离长安以后,李白便长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安史乱后,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磷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757),永王违背肃宗的命令东巡,被肃宗击败。李白受牵连坐罪,长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61岁时,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唐代开国后的100多年,由于统一安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大有发展。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加强统治,也大力选拔人才,进入官僚机构。因而一般士大夫有进身的途径,这使他们对自己对社会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李白年辈相近的诗人如岑参、高适、杜甫、李颀等都在作品中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蓬勃向上的精神。而在李白诗里,这种精神表露得更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