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6 13:26: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910字。资料不错,全面详细,可以上两节课。
  《哀江南》教学设计
  《哀江南》选自孔尚任《桃花扇》第40回“余韵”。三百年前,新编历史剧《桃花扇》的诞生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王公贵族争相传诵,连康熙皇帝也派人找来观看。读后连声骂道:“弘光皇帝太可恶!太可恶!”整部《桃花扇》的演出,很少带“余韵”。“余韵”常以传统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哀江南》文学欣赏价值极高。它生动地抒发我国古代文人沉重亡国之痛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份沧桑感。因此,它往往能够超越时代,拨动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
  谁教《哀江南》教得最好?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在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梁启超自身特有的人生体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昆曲艺术的挚爱与娴熟,边说边唱,边拍板,边落泪。凡聆听过梁生讲课的莘莘学子无不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达到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境界了。但是,曾经多少人倾倒、痴迷的昆曲艺术中的典雅,古诗词中的含蓄、细腻,以及根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难道不是当代语文教育应当汲取的营养吗?……
  哀  江  南
  一、导入
  历史,总是留给人深沉的、哲理的反思。山崩地裂的巨变、繁华消逝的倏忽、人生变幻的无常,亲历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的人们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他们中有低吟着“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姜夔,有默诵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刘禹锡,也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放悲声唱到老”的唱者苏昆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明清传奇《桃花扇》中的曲词选段《哀江南》。
  二、作家作品:
  1、孔尚任(1648~1718)
  ①字号籍贯: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自号云亭山人,曲阜(山东曲阜)人。
  ②生平经历:
  出身与才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出身于明代遗民家庭。他自幼聪颖过人,精通音律,早年在曲阜县北的石门山内隐居读书,在三十五岁以前仍未出仕。在出仕前他发扬孔子所提倡的“礼乐”,希望在文化教育方面作贡献。
  出仕与任官:中年后,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1686年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阳疏浚河口,奔波于江淮之间,到过扬州、南京一带凭吊古迹,结识许多明代遗老,听到了许多明末的轶闻遗事,感受了浓重的爱国思想,他对南明的腐败黑暗和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为他后来创作《桃花扇》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