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20字。
《
闺塾》中的“不知足而为屦”理解一说
似乎“不知足而为屦”理解不当。
这里实际上是一种性心理。因为在中国古代,足和性是紧密相联的。
把足和性器官联系在一起,原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普通趋势,所以履恋和足恋现象的产生是有个自然的根柢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一个正常的在恋爱状态中的人也认为对方的足部是身上最可爱的一部分。在许多不同的民族里,一个人的足也是一个怕羞的部分,一个羞涩心理的中心。
因而不古人男女之间是忌讳谈足的,保守的陈最良自然认为不能在女学生面前谈论自己夫人的脚,可他又不便于在学生面前挑明原因,也不可拒绝学生的情意,于是便采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方式,引用孟子的话来掩饰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尴尬。
横纵心鲜血 漂泊才此时 凭栏自说我孤独 傲立于世心灰碎 才过今秋 勿说人生如我是如意 如意唯人此如意 知不知,明不明伤缺愈,人不意 一壶青浊了残生 挂心于你 残阳夺晕昏 欲那万蝶化心语 互诠释 两心知 伤人情悫 愿我今世化羽翼 护你来生再相识 为你 向死而生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