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4610字。答案为扫描版。
吴中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āng( )劲 ②wǎn( )约 ③推chén( )出新 ④生机àng( )然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安祥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反的孩子。
②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焦不瑕择的心情既使一支之绿也视同至宝。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诗经蒹葭》)
③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④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
⑤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曹操《龟虽寿》)
⑥ ,狐裘不暖锦衾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下面的一个长句为“科技奥运”下了定义,请将它改成三个短句。(3分)
科技奥运是指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细节,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体育盛会。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中国文化一贯重视历史的作用,认为它可以警世和训诫,“前车之覆,后车之师”。然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以史为鉴”,向来只指中国历史,中国人的脑子里缺少一个东西,就是对“世界”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近代以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如果想要摆脱列强的欺辱,想在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睁开眼睛看世界。回顾1840年以后的历史,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其实是与不断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同步的。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过程,也就是这个民族的心态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
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要表明的主要观点。(2分)
②中国古代有很多咏史诗,也具有借古讽今的作用。请默写出两句,并作简要分析。(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6一10题。(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给下边句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①急湍甚箭( ) ②蝉则千转不穷( )
7.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