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70字。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课题:《我愿意是急流》
授课人:李玉娥
时间:2008-1-18(星期五)下午第二节
地点:高一(6)班教室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富有感情的朗读该诗。
2、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3、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1、学生能富有感情的朗读该诗。
2、把握诗歌中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于作者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2、写作背景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等。这些抒情诗,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二、朗读诗歌
1、听录音。初步感知蕴涵在诗中的真情。
2、指导朗读
第一遍,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在朗读中想象诗中的画面。
第二遍,注意语流的顺畅、节奏、停顿、快慢,并注意理解诗中的意象。
第三遍,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及诗的抒情性。
三、品析诗歌
学生自行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2、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几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3、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4、这首诗多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明确:
1、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