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二十大题,约7500字。
  2008年八年级下学期诗词中考赏析题汇编1
  郧西县上津镇初级中学     祝东升
  (一)、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是一首      诗,这首诗通过在              (地名)与         (人名)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               的苦闷,也流露出了         的思想。诗歌采用的是                
  ]     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闷,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           的浪漫主义特色。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诗好在哪里?
  3、“长风一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一) 1、饯别、谢脁楼、李云、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2、诗人的愁思汹涌如流水,到刀斩更流,酒浇更愁,诗人极力想摆脱忧愁,但实际上愁上加愁,无计可除,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极度忧愁的感情.   3、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二)、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渔  家  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描写了                 ,表达了作者                           的矛盾心情。上阙以写      为主,描绘了                         ,下阙以       为主,表达了将士们                                  的情怀。
  2、回答下列问题: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怎样的情景?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3、解释“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并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三.(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