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4张。《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材料:课件、教案、朗读、延伸材料等一应俱全,通过了课堂的检验,很好用。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初67班 时间 2007年11月20日3节
课题 《月球上的足迹》整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样教以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教学要点
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
(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投影:
①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②畅谈(chàng):尽情地谈。
③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④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⑤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⑥可望而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