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讲析:表达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3 7:11: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890个字。
  2008届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讲析:表达技巧(定稿)——李六宏
  表达技巧是一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命题角度: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备选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衬托、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方法点拨】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具体解析:
  一、抒情方式
  (一)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间接而储蓄的抒情方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③托物言志。
  例1:瀑布联句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解析: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一个人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例2:《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由于守旧势力排挤,欧阳修被贬官外任,乃作此诗。
  问: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
  【解析】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画眉鸟自由飞鸣的描绘及对此的议论,用画眉鸟比喻自己也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调离朝廷后轻松自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排挤他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和嘲讽。
  例3: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例4: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注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往往题目要点明),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客观事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