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2 14:48: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50字。
  《长江三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中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 ——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这节课我们来赏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
  二、解题与作者:
  解题:
    (1)《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是一篇日记体游记。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
  (2) 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辞海》注解)
  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