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70字。
《观刈麦》教案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黄孝伟
教学目的:1、积累几个词语:敝、灼、晏等
2、感受几幅画面:割麦图、拾麦图、反省图
3、背诵这首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补写法
教学思路:一、深情地朗读
二、细腻地感受
三、诗意地背诵
课前预习: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独立疏通诗意,结合下发的复印资料初步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1、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天平,一个失去了平衡的天平。用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天平失衡的原因,是因为天平两端的物体一重一轻。其实在社会生活中,也常有不平衡、不平等的现象,它们导致了社会的天平失去平衡。今天,我们学习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观刈麦》,这首诗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一面。我要你们在学习中能回答当时的社会失衡的原因。
2、介绍写作背景:关于作者生平,课前我已下发了复印材料要求同学们自学,这里就不再啰嗦。作为一位既有才,又同情百姓的知识分子,白居易步入仕途后第一个官职是周至县的县尉,在县令的领导下专管抓强盗,催百姓交税,直接与百姓打交道。县尉本是培养基层经验,练就铁石心肠的职位,可白居易还是心太软,上任没几天,就写了这篇《观刈麦》。
二、深情地朗读
下面我们来试着深情地朗读这首诗。首先由我来读,你们听我是如何处理停顿和重音的,然后自己学着读。
1、师范读,生自由地、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进一步弄清诗句意思,读完后老师将请几个同学读。
2、指名读:全诗共26句,前12句从开头至“但惜夏日长”,请一位同学读;13到20句请一位同学读;最后6句请一位同学读。
(教师在学生朗读中及时总结,针对具体的朗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并有意引导学生弄清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如晏、敝、灼等,弄清诗的思路,初步体会诗中的画面和情感。可重点指导这些句子的朗读:“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过于吝啬时间,必须引导学生在读中达成上述目的,否则后面的教学环节无法顺利展开)
3、生齐读结束本环节的教学。
三、细腻地感受
看来,“深情地朗读”这关同学们已顺利通过,不过,下面的学习环节更难了,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细腻地感受”
1、说中感受
①请同学们用一种鉴赏的眼光说一说你从文中发现的印象最深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诗)是 ,透过这个字(或词、短语、句子),我看到(或想到)了 ”。
②老师先说一个: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是“蒸”,透过这个字,我看到了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