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42 课题 荆轲刺秦王
2004.3.31
介绍背景翻译课文难点: 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翻译课文
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熟读课文 教具选用
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学
教学进程
知 识 流 程
一、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二、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
知 识 流 程
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三、译文: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