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写,细细地想——在行文中树立修改意识ppt
- 资源简介:
共19张。高考作文自我修改意识训练,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附带教案。拥抱月亮
陈健
传说“诗仙”太白在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抱月而终”,许多世人不免觉得这实在可笑之极。
然而,这些人又怎能明白太白的选择呢?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我到现在才体会到:在诗人的眼里,那轮高悬碧空的皎皎“明月”,是一个梦,是一种理想,是是高洁的象征,是一种最洁净的真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吧!
“诗仙”的选择,那看似“失足”的背后,或许正蕴藏着诗人对世间的透彻认识,对黑暗现实的彻底失望。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现实、官场,到处都是“争权夺势”“阴谋诡计”,许多人许多事无形中都戴上了面具。也许真的只有那明月清辉不减皎洁依旧,虽偶有几片云遮挡,但仍然清白如玉青洁如水。所以我宁可相信,李白人生那最后的“抱月而终”,不是出于醉意,而是出于那份骨子里的浪漫和坚持,他用最后的一跳,拥抱了他毕生的梦想。
“月是故乡明”,多少诗人在寄乡愁之时,心间浮现着那悠远恬静又温馨可人的月儿形象。
李白的诗句是那样的磅礴那样的飘逸,看起来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可对故乡的浓浓深情同样流淌在他的诗句中,他的血液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之情郁结而成的诗句,感动了多少游子。
“抱明月而长终”,是啊,诗人拥抱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纯真的情。
一阵又一阵的风风雨雨,冲漱了多少朝代,惟有月儿仍守护着那片净土,不容半点浊物。
当然,对我们这些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中国人来说,月更是一种是美好的象征,是一种超越自然的深沉之美。
民间流传着一个与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