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20字。
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下册诗词赏析练习: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诗题中“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本诗是对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君》这首诗的酬答。“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见教、见谅、见笑。
2、运用典故,叙述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句中这两个典故分别与向秀,王质这两个人物有关,分别表现了诗人对已逝朋友的无尽怀念和因人事变迁,自己恍若隔世之人而产生的悲痛怅惘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4、全诗感情有明显变化,前两联表现出伤感低沉情调,后两联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诗中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点明酬赠题意的一联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二、《赤壁》
1.本诗选自作者杜牧,唐朝人,他与李商隐 齐名,他们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
2、赤壁本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诗人借题发挥,诗中“周郎”指的就是周瑜。
3、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写对历史的感叹作铺垫。
4、从表达方式上看,前两句叙事,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抒写感慨; 诗中用典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指的是火烧赤壁一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表达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感情,也反映了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认为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独到的见解。
5、诗中没有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以二乔的命运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的影响及东吴的命运,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过零丁洋》
1.本诗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
2、诗的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3、诗中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