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29 7:51: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淮阴侯列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分析韩信之死的原因,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文章中的疑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的态度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电视剧《淮阴侯韩信》的主题歌《十面埋伏》。
  导入语:将军战术传千古,功臣末路断头颅!一曲《十面埋伏》,一声叹息!今天,我们就来研习韩信之死,探究司马迁的态度和观点。
  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习课文
  1、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
  明确:谋反。韩信因协助陈豨兵变,被告谋反,被吕后诛于长乐钟室。
  2、如果没有陈豨兵变,韩信就能躲过被杀一劫吗?
  明确:不能
  3、探究:
  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概括
  明确:功高盖世,恃才放旷,得意忘形,错失良机,自矜功伐,君主的猜忌、偏狭……
  4、探究:韩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和君主的猜忌,最终躲不过被杀的命运,那么,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否成立?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中有没有可疑之处?请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的观点可能有三种:有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这已成千古悬案,见仁见智。但司马迁在编史时留下了一些疑点,让后人去思考,去评说。与同学交流一些思考:
  知恩图报,拒绝造反。天下已定,造反已迟。手中无兵,怎能造反?与豨合谋,不怕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