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阙也》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它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25 19:08: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月,阙也》教学设计
  苏州外国语学校徐余忠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国古代神话对天地“缺中寓美”的解释。
  2、品读“月”“花”等形象,了解事物缺陷是常态的存在,感悟人生只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就没有什么不完美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我们能以读书的名义相聚在花前月下,沐浴朗朗清辉,品评漫漫人生。本课,我们不带任何考试的功利色彩一起品读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佳作《月,阙也》。(板书课题。)
  1、有人知道“阙”是什么意思吗?
  相机介绍“月,阙也”的出处:
  “日,实也”,“月,阙也”,这本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东汉刘熙《释名》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
  2、作者对“月,阙也”这样一个解释是怎样的态度?
  “着迷”、“爱上缺的境界”
  3、月之阙能让作者“着迷”甚至“爱上”一定有着无穷的魅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注意思考:月之阙引起了作者怎样的联想和人生的感悟?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1、诵读并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明确:
  联想到古中国神话蕴涵着“天残地缺”的说法。
  感悟到人生不必苛求完美,人生的缺陷与美满都是美丽的,都应坦然接受。
  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任何时候都能感受生活的美,欣赏到生活的乐趣。
  (学生只要粗略说出感悟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三、品读天地——缺中寓美
  过渡语:在中国的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现在我们首先来解读作者由月之缺联想到的三则神话。
  速读7——14自然段,思考讨论:
  1、三则神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三则神话在结构顺序的安排上可否任意调换位置?
  交流明确:1、三则神话的共同点是意在说明天地原本是存在缺陷的。(板书:天地之缺)
  2、三则神话顺序不可以调换。它们本无所谓顺序,但作者对三则神话的解读使其各自有了新的意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递进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