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290字。河北衡水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一 卷 (选择题,共3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一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二卷上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否则不予判分。
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伫立 翰藻 循环不息 无所事事 礼尚往来 剑阁峥嵘而崔嵬
B. 累赘 稗官 万古恒新 根深蒂固 芸芸众生 钟鼓撰玉不足贵
C.谲诈 逾矩 炯然不同 溘然长逝 超凡绝俗 与尔同销万古愁
D.福祉 缪悠 风烛残年 蹉跎岁月 幻化无方 盘飨市远无兼味
2.根据课文知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有 ( )
A.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喻指神秘的地
方)
B.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喻指恶劣的物质环境。)
C.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喻指绝世弃俗,不与权势合作,不与统治者合作,在中国本土文化中,仅此一家。)
D.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喻指纯洁自由的精神世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人们_____感情的方式越来越方便,但传播内容的雷同也会给传播双方带来厌倦感。
②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我们要处理好放开收购市场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_____保护好耕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A.传达 阻止 切实 B.传递 阻止 确实
C.传递 阻挠 切实 D.传达 阻挠 确实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歌德已经风烛残年,但仍孜孜不倦地工作。
B.社会上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风气,又有所抬头,需要各级领导引起重视。
C.只有平时把握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伟大事业,才不会荒废自己的蹉跎
岁月。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种执著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个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自然也是备感亲切的。
B.伊拉克对美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C.这些对我们来说,自然没有必要去为“现时”的物理意义而坐立不安。
D.人是什么?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6.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连烽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D.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蜀道难》中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句子,作者的用意是 ( )
A. 诗人一开篇就以此句极言蜀道之难,用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豪
放的基调;以下反复出现,使它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B. 诗人反复使用这样的句子,是为了突出蜀道之难,起到线索的作用。
C. 诗人以这句诗作为发语词,以便为下面各个景点作铺垫。
D. 在诗的感情转折处,诗人用此句拓展出蜀道上的奇丽景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 —11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