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3790字。
2008年春季期中考试七年级(下)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大题24小题。就让这份试卷检验一下你这半学期以来的收获吧!希望大家诚实、认真、严谨答题,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我相信你能行。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如:(3分)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猥鄙( ) 叫嚣( ) 翌日( ) 绮丽( )
piāo悍( ) cén寂( ) 分miǎn( ) 凝móu( )
3、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左顾右盼 不胜其烦 盛撰 和煦
B、引经据典 优哉游哉 窥伺 引吭
C、忍俊不禁 无济于事 失怙 侗吓
D、络绎不绝 捏手捏脚 冥顽 奢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的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B、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C、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了整个世界。
D、春天的天柱山是人们踏青远足、登高望远的好时候。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问君何能尔? 。
(3) ,小桥流水人家。
(4)最是一年春好处, 。
(5)采菊东篱下, 。
(6)《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哲理的句子是:“ , 。”
(8)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
二、综合性学习。(4分)
6、斯诺先生曾经写过一幅挽联,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并说出悼念的对象。(2分)
译著尚未成篇,惊闻殒落,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悼念的人物是( )
7、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当我迷惘惆怅时,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当我 时,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当我怯懦退缩时,你呼唤我: 。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54分)
(一)(2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香远益清 ④无案牍之劳形
9、填空。(7分)
(1)《陋室铭》全文紧扣住“ ”一句来写。其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中的______和______两个字运用得十分贴切、传神,将静态的环境赋予了生命的动感。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