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160字。重庆市重点中学联盟2007—2008学年第二次联合考试
高08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涂)在答题卡和答题卡II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碳素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II规定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熟稔/谂知 孜然/辎重 打盹/下蹲 卓尔不群/真知灼见
B.崎岖/祛除 薅草/蓬蒿 剃度/倜傥 佶屈聱牙/疾恶如仇
C.籼米/翩跹 箴言/甄别 车辆/咱俩 扶老挈幼/怯声怯气
D.刍议/踌躇 飙升/鱼鳔 颀长/肚脐 罄竹难书/钟磬齐鸣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位代表激动地说,党的干部要敢于碰硬,要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抱负,不能只想自己加官进爵。
B.睁开惺忪的睡眼,耳边萦绕的是你的韵脚,字正腔圆;翻开尘封的日记,满眼凝望的是你的身姿,隽永悠长;走进亲切的校园,一颗心洋溢着最深的挚爱,满口吟颂的全是你——我的母语汉语。
C.一切全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胡胡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
D.五色纸门笺用色彩浓重的紫色纸刻制,五张图案相同,均为传统纹样,寓有阖家欢乐、福寿双全、子孙繁衍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必然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B.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这一点颇有微言。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D.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上,那些相对直白的,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那些无法直接翻译的,又为什么非要照猫画虎地搞出一些中国人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翻译来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B.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人保将在稳步发展核心主业的同时,积极进入相关的领域,人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可成为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
C.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图是缩小城乡距离,进一步推动重庆乃至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D.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期间,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不仅无法得到太阳能电池充电,而且还将经受温度急剧下降的考验。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晒 客(杨暄)
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资金是多少、年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
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8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教师收入的争论。
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晒”股票……
2006年才在互联网上斩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