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7400字。
安庆二中2007—2008学年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卷
出卷人 安庆二中 宋红兵
亲爱的同学:
这是一次语文学习活动,它将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它将记录你的自信和沉着。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全卷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一)(12分)
1.下面各句中既没有给加点字注音错误,也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我不禁簌簌(shù)地流下眼泪。
B.古人说:“树欲净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思念(niàn)爱子的情况。
C.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sì)的动起来。
D.伟大的苏珊安东尼在削(xuē)弱着男人们的顽固不化。
2.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人的恰当句子是( )(2分)
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在这静谧的夜色里,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了,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恕。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下流出。
A.海的疲惫,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
B.望着夕阳,我的心也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
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响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
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晾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荡。
[本题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语句的能力。答案:C。]
3.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诗句。(8分)
(1)《送别》中渲染离情别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一词中,表现出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散淡安闲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 ____。
(3)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 。(《采薇》)
(4)兔从狗窦入, 。 (《十五从军征》)
(5)官船来往乱如麻, 。(《朝天子 咏喇叭》)
(二)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专栏请你参与。(14分)
专栏一:【走近名人走进名著】(5分)
4.文学名著陶冶着我们的性情,砥砺着我们的意志,丰富着我们的情感。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回忆性的散文集《 》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为我们展现出贝多芬、 (再写出一个人名即可)等人的崇高人格和生命激情。(2分)
5.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3分)
①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
②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
③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
专栏二:【轻叩诗歌的大门】(4分)
6.学校举行了“经典诗歌朗诵”的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订一个主题语。(2分)
7.有同学朗诵了下面这首诗歌。
蒲公英的遗产
秋,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
在每个孩子头上,
戴上了一把远飞伞。
你知道母亲给孩子留了什么遗产吗?请回答。(2分)
专栏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5分)
8.在交流所搜集的相关资料时,有同学介绍了京剧的形成,你抓住了它的主要信息吗?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5个字。)(3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