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80字。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重大选题《品中国文人》,由刘小川先生独立承担,在《小说界》开头条专栏,从屈原到鲁迅,一共品十八位中国文人。
每期推两位,大约七万字。以文学、史学、哲学融为一体的笔法,瞄准两千年不同时代的杰出文人,高度凝练并雅俗共赏,理性感性齐头并进,既深刻严谨又好看耐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首创,具有拓荒的性质,把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带到当下。
《小说界》杂志迄今已推出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东坡、柳永、欧阳修、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曹雪芹。海内外好评如潮。互联网反响热烈。获得了专家和读者、中国文学界和出版界的高度认可与赞许。
今年4月出《品中国文人》豪华单行本,近六十万字,并在北京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牵头,召开相应的研讨会,向全国和海外宣传。
刘小川先生是眉山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名本土作家。高中毕业后,他在印刷厂干过,1999年6月进《眉山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2007年3月调入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担任专职创作员。现为省、市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两次被评为眉山市拔尖人才。
从事创作30年来,刘小川已推出近五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四川文艺社推出的《苏轼,叙述一种》获2002年巴金文学院文学奖,当时是唯一的一本评委投了全票的书。并由上海文学界核心杂志《小说界》全文刊载,向海内外广泛传播,受到专家学者的交口称赞。他的长篇小说《老夫少妻》由广州花城出版社于2007年推出,获东坡文艺奖一等奖,同名电视剧亦在筹划中。本土题材的《暧昧》三部曲的头两部已由上海文艺社出版。三部曲共一百万字,细腻展示西部风情,有专家誉为“杰作”,“当代版的红楼梦”。第三部今年出版。由巴蜀书社出版的《苏曼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刘邦》、《汪精卫》等,打下了开拓中国新的传记文本的基础。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白 居 易
杜甫去世后两年,白居易出生了。和杜甫一样,白居易也是河南人,父亲也做过县令。杜甫中年遭遇安禄山之乱,白居易早年碰上李正己之乱,个人命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李正己属地方军阀,割据河南十郡,并不足以为祸全国。不过,他在中原兴兵割据,却说明李唐王朝对国家的控制力减弱了。胡人造反,吐蕃进犯,军阀作乱,三种不稳定因素,加上朝廷宿命般的内耗,导至唐帝国走向衰败。从衰败到灭亡,历时一百多年,这疾病缠身的巨人,咽气也不容易。
白居易活了七十六岁,贯穿“中唐”始终。他死后,为他写墓志的李商隐,则已被称为晚唐诗人。他生前曾与元稹齐名,称“元白”,元在前白在后。元死了,他又和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二人齐名的风气,可能盛于此时,一直波及到宋朝文坛。
元稹与白居易为同科进士,才高,自负,名气大。他的名声却也来自他的风流韵事:一介穷书生,将花容月貌的贵族少女崔莺莺给吸引住了。由于门第悬殊,爱情颇费折腾,他把这件事写成小说《莺莺传》,当时叫传奇。作者化名张生,与崔莺莺在普救寺爱得死去活来,其中有一段佳人翻墙过来幽会的描写,可谓惊心动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元朝戏剧家王实甫演绎成杂剧《西厢记》,而曹雪芹用贾宝玉的口吻赞叹:真是好文章。
男欢女爱推到极致,当然是好文章。我记得《西厢记》中有这类句子:“手儿相携,脸儿相偎,腿儿相挨。”这已经是性爱描写了,但读上去并无“黄兮兮”的感觉,倒是佳人情态婉转动人,类似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元稹和莺莺,由于种种变故,未能花好月圆。《莺莺传》却影响极大。礼教下的少女,白日端庄,入夜娇喘吁吁奔情郎,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样的故事谁不爱看呢?由于细节的无限差异,故事会显得新鲜。
元稹另娶韦氏,崔莺莺嫁给别的男人,普救寺的颠鸾倒凤成追忆。元稹托红娘传话,想见她,她拒绝回应。这可能是真事,却因符合悲剧要素,更为吸引人。
白居易常拿这事儿跟元稹开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