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710字。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作文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班级。
2.答第Ⅰ卷时,必须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将答题卡和作文卷一并交回。试题自存以备讲评时用。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知识积累(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炮(páo)烙 间(jiàn)或 谬(miù)种 朱拓(tà)
B.傩送(nuó) 莞(wǎn)尔 晌(xiǎnɡ)午 竹篁(huánɡ)
C.新正(zhèng) 埋怨(mán) 氓(méng)隶 劲(jìng)弩
D.鞭笞(chǐ) 瓮牖(yǒu) 咀嚼鉴赏(jǔ) 万乘(s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芒刺 祭祀 蹒跚 走头无路 B.简捷 忌讳 聘礼 唉声叹气
C.桌围 缠绵 歆亨 没精打采 D.逡巡 惦记 踌躇 张冠李带
3.下列词语中词义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委实(实在) 沸反盈天(沸反:向沸水一样翻腾))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B.悚然(感到突然) 辖制(管束)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
C.东割膏腴之地(膏腴:肥沃) 隳名城(隳:毁坏) 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 倔起于阡陌(田野) 惴惴(忧惧不安的样子)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③越国以鄙远 ④因利乘便 ⑤流血漂橹 ⑥争割地而赂秦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⑨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A. 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B.①③⑤⑧⑨②⑥⑦④⑩
C.①②⑥③⑦⑤⑨⑧④⑩ D.①②⑥③⑦④⑤⑨⑧⑩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契诃夫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穷形尽相的描摹,随处可见的简约精当,生动传神的叙述语言,都证明了他具有优秀小说家出色的艺术才能。
B.别里科夫是一个《海燕》中海鸟与企鹅式的害怕变革,安居乐业,甚至甘心充当沙皇鹰犬的知识分子形象。
C.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
D.我已考上了重点高中,距高考已经间不容发,我想星期天找名师补补课,可是学校说要减轻学生负担,为了响应这项号召,我就别再邯郸学步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张海迪这个名字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还比较陌生。媒体对英才人物宣传得还欠广泛与持久。
B.“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这话未免有点夸张,但却说明了契诃夫在语言上的高度的艺术造诣。
C.两人吃饭时,祖父对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的故事,因为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
D.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祝福》和《狂人日记》分别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和“吃人”本质。
B、汉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
C、契诃夫是19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
D、现代文学史上有以孙犁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它们分别以清新淡雅和质朴通俗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祖父)且笑着:“翠翠,你人 ,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
②别里科夫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 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 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突然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 起来。
A、乖戾 隔阂 淡泊 震荡 B、乖巧 隔绝 淡然 震荡
C、乖巧 隔绝 淡泊 震撼 D、乖戾 隔阂 淡然 震撼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C、窗外春风荡漾,而二老傩送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