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0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4 22:31: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8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5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加深理解、品评名句、知识抢答、课外延伸等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图文搭配协调;教案约1900字。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重庆观音桥中学  陈南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一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一)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二)听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写作背景介绍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四)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1.注释:
  ①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②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③缘:因为。
  ④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