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60字。
《虞美人》教学设计
非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6 次课
课题
第十六讲:虞美人(春花秋月)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
4、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5、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把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的形式完成。) ,训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深入思考的方式领悟词的思想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作业
1、找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愁”的意象,写一篇短文。
2、背诵:虞美人(春花秋月),下节课抽查;
3、预习:雨霖铃(寒蝉凄切)。
授课情况
班级 授课时间 班级 授课时间
五服0701 第8周星期二第5、6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第 周星期 第 节
注:每次课教案附后
第十六讲:虞美人(春花秋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
4、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5、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设想]
训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深入思考的方式领悟词的思想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把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的形式完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