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个字。
26.鱼我所欲也
江苏邱孔龙
5分钟训练
1、准确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检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wù dān gēng cù gŏu xiè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思路解析:C句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
3、解释下列句子中相同的字
①而: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④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思路解析】本题帮助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答案】①修饰连词;转折连词;②比;对;③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④动词,能够;动词,得到,获得;动词,通”德”,感恩。
4、本文的作者是 ,名,字,是时的家、家、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有————之称。其思想核心是 、 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思路解析】本题目的是帮助巩固有关文学常识。
【答案】孟子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孔子儒家“孔孟” “亚圣” “仁””义”
※10分钟训练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思路解析】本题目强化对生字的掌握。
【答案】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2、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 )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思路解析】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答案】①③
3、课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那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作者素宣传的“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
【思路解析】“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勾引。“失其本心”之后,人就会变坏,就会生邪念,做坏事,就成为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了。
【答案】“义”是“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又是善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本心”丧失,“义”字也就随之丧失了,也就不能做到“舍生取义”。反之,只有坚守“本心”,只有如“贤者”那样使“本心”“勿丧耳”,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4、“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你举出几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思路解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本文是如何提出来中心论点的?
【思路解析】本题旨在从整体把握入手,抓住文章关键,同时初步了解作者说理的思路及其好处。
【答案】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