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训练专题共选择12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设计不同的题形,涉及情感、态度、观点的把握,信息的整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特色的赏析,重要词句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个人情感的表达等等,题形全面,答案具体,约14960字。
1、留点善意在心中
那天,雨过天晴。路边的桃花、李花像迸溅的浪,推着挤着争着,四处是淡淡的香,好一个热闹的早晨。迎着旭日,我去晨练。忽然一阵二胡声似隐似现。侧耳倾听,是《二泉映月》,如泣如诉。
晨曦中凸现出一个畸形的身影,是个盲人,膝盖下空空如也。重症残疾的他,头歪,身斜,坐在地上入神地拉着。乐曲如溪水不停地流,流向人的心底。我曾无数遍听过这曲子,这一次,我似乎听懂了阿炳想说的话,幽怨,惆怅,凄美……我的眼睛慢慢地湿润了。
我掏空了口袋,将三十几元钱放在盲人的手里。我还真心实意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不仅是为了他的乐曲,还因为,我忽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桃红柳绿,我看得见;鸟飞蝶舞,我追得上。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原来帮人并不需要深思,只要有一点善意,就会心安。走在春天粉嫩的光辉中,我的步子格外轻快起来。
那天,风狂雨猛,公交车站旁围着一群人。我挤进去看,一位老人躺在地上。白发稀疏、脸上皱纹密布的她,跌倒后无法爬起。她喃喃地求着:“请哪位扶我一把!”四周无人说话,更无人伸手。老人无助地四望,继续求:“只要拉我一把,谢谢你们。”依然是沉默。我想去拉,被大家劝住:“不要动她,小心赖上你。”我犹豫了。老人开始哭泣,泪水从指缝中汹涌而出。这泪,点点滴滴烫在我的心上。我伸出手去,有几个年轻人也同时去扶她。老人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我们围成圈,有人抚她的背,有人拍她的肩,老人安静下来了。我想起妈常说的话:“老人痛的不是身,而是心!”这片 “羽毛”顿时变得沉甸甸的。
望着老人蹒跚远去,素不相识的人们都笑容灿烂。我忽然有了一分庆幸:虽然我已渐行渐老,上苍却赐予我体健腿灵。原来 , , 。
回家的路,风雨如晦,我却看见一条 “彩虹”挂在天际。
红尘滚滚,世事难料。只有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内心深处留存的善意,使我们得到抚慰和启迪。它使弱者变强,强者恒强。成功与快乐,原来在于这颗瞬间放光的平常心。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重点写的两件事。
2、阅读第2段,说说为什么“我的眼睛慢慢地湿润了”?
3、从文段中找出与“走在春天粉嫩的光辉中,我的步子格外轻快起来”相呼应的句子。
4、根据文中的内容,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第5段的句子补充完整。
原来 , , 。
5、文中写道“老人开始哭泣,泪水从指缝中汹涌而出。”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老人设计一段心理独白。
2、超越生命的爱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成年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硬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在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命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指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汩汩而流,小白鼠痛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栗。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下,都伴着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于是我收起了手术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崽,正在拼命地吮吸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
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由于拔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不过小白鼠精神明显好转,活动也多了起来。
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它们。
看着十只渐渐长大的子鼠没命地吮吸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子鼠第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鼠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子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子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我潸然泪下。
1、 作者在第7段中写道:“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方面有什么作用?
2、 文章第9段中作者说:“我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原因是什么?